简单介绍一下Hbase LRUBlockCache

LRUBlockCache //HBase默认的BlockCache实现方案
1、将内存从逻辑上分为了三块:single-access区、mutil-access区、in-memory区,分别占到整个BlockCache大小的25%、50%、25%
2、一次随机读中,一个Block块从HDFS中加载出来之后首先放入signle区,
3、后续如果有多次请求访问到这块数据的话,就会将这块数据移到mutil-access区。
3、而in-memory区表示数据可以常驻内存,一般用来存放访问频繁、数据量小的数据,比如元数据,用户也可以在建表的时候通过设置列族属性IN-MEMORY= true将此列族放入in-memory区。 //这一部分参考 HBase - 建表语句解析 http://hbasefly.com/2016/03/23/hbase_create_table/ 中提到的 IN_MEMORY 参数
4、很显然,这种设计策略类似于JVM中young区、old区以及perm区。
标签: memory、mutil、lrublockcache、blockcache、access、面试
  • 回复
隐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