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魏增,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电子系,2008年加入早期饭否团队。美团第一位前端工程师,现在是X项目组终端研发部的负责人。处女座,INTJ,喜欢Linux和Vim,崇尚开源,相信开源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。
从饭否到美团,潘魏增用十年的技术生涯,诠释了“长期有耐心”这句话的含义。在他看来,长期有耐心,其实也是延迟满足感。对从事的行业来讲,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,十年后才有回报的生意,往往都是大买卖。对个人来讲,不要把职位、职级这些虚的东西看得过重,关键看我们自己在其中承担什么角色,看我们自己的能力是否还有成长的空间。
本文系美团技术学院美美对潘魏增的采访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潘魏增:高中时,对物理比较感兴趣,学校有一个逸夫图书馆,里面有大量关于物理的课外读物,其中有一本杂志叫《无线电》,特别令我着迷。只需要少量元器件,就可以实现超远距离无线单向通信(收音机),简直太神奇了。于是,我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,以后要成为一名电子工程领域的科学家,所以选择了南开大学的电子系。
但是上大学之后突然发现,电子系的课程大部分都是以数学、物理相关的基础理论为主,动手创造的机会很少,特别枯燥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想在电脑上搭建一个HTTP服务器,给各地的高中同学访问,因为不太懂,然后就去学校的BBS请教。当搭建成功的一刹那,我突然感觉到一种“触电”一样的兴奋感,相隔万里的人竟然可以看到我写的网页内容,太不可思议了。于是,我就开始经常泡BBS学习,到后来我就成为了能够回答别人问题的人,再后来,我就成为了南开BBS上WebDevelop版和Linux版的版主。
大学时,互联网逐渐从第一次泡沫中复苏。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讲互联网革命的书,书中那些早期设想的有关互联网的预言,都逐渐在一一实现。我深受作者的鼓舞,不过我觉得互联网革命还尚在早期,未来还将获得更加蓬勃的发展,我应该在行业萌芽的时候,加入到这场浪潮当中去。怎么加入?我不可能去「赤手空拳」地创业,毕竟还要吃饭,于是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就成了我最佳的实际选择。当时在我们系,去互联网公司工作,其实是一个非常另类的、不被人理解的选择,因为绝大部分同学都去做了跟电路或者芯片等本专业相关的工作。但是,我很喜欢。
今天回头看,我呆过的团队做了很多改变世界的事,整个互联网行业也大大地改变了世界的原貌,信息更透明、公开,社会更加平等。科技革命总是短期被高估,长期被忽视。十多年前,我还用笔给同学写信,在图书馆翻查资料,出门带纸质地图……站回当时看现在,几乎是难以想象的: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实时互动,通过知乎、维基百科和搜索引擎查阅无穷无尽的信息,出门有高德地图,而且现在出门还几乎不用带现金。
潘魏增:读大学时,比较喜欢看凤凰卫视的节目,而凤凰网是凤凰卫视集团旗下的子公司。凤凰的节目内容在当时来讲是媒体界的一股清流,这是一群有理想、有抱负的人做的媒体,我希望能和这些人一起工作。而且凤凰网也是最早设立前端岗位的公司之一,这和我的职业方向非常匹配。当我收到Offer的时候,就立即过来报道了,甚至薪水给多少,我都没问。
在凤凰网时,也学到了很多东西,主要是两点:
第一,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。加入公司后不久,老板就给机会负责整个网站的重构。迁移新闻系统工作量巨大,连续加班两个多月后,看到自己开发的作品每天有千千万万的网友在使用,非常有成就感。凤凰网是我职业的起点,一直心存感激。
第二,学到做事做人的一些方法。在大学里认为技术人总是特立独行,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依赖团队协作。做事要认真,做人要简单。在凤凰两年,我做过很多次前端技术和用户体验相关的培训,同事们都乐于跟我请教,包括跟编辑、设计、销售等部门关系也特别好,很欣慰。
潘魏增:从大学开始就喜欢自己在网上写点文章,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。2008年初,穆荣均(美团联合创始人)在网上看到我写推荐饭否的博客,然后写邮件邀请我出来喝咖啡。我们喝了几次咖啡,有一次还在五道口的办公室见了兴哥(美团创始人王兴)。没过多久,就收到了饭否的工作邀请,这也是我工作之后,第一次正式收到其他团队的邀请,有点“奇遇”的感觉。
我认真考虑了一段时间,然后也咨询了几个师哥和朋友,大家都认为饭否是非常靠谱的团队,于是,我就下决心过来了。
潘魏增:在饭否时期,我在团队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前端开发,偶尔客串后端、运维、设计师、讲师以及客服。
刚加入这个团队的时候,第一印象是感觉这个团队特别酷。第一次开会,工程师直接用Firebug在投影仪上修改代码,直接浏览器上看效果,然后和大家一起现场讨论。平时的各种文档都是在Google Docs上一起协作完成,在同一份文档上,经常看到几个光标来回游走修改,现在感觉都还很科技、梦幻。
其次,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很优秀。例如有工程师把PHP手册读到烂熟于心,了解这门语言的方方面面,版本升级也只是看看手册的Diff。
最重要的一点,感觉大家都很拼。我到入职之后才知道,我们一周要上6天班,工作时间是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,经常会忙到凌晨,上班也不用打卡,全靠自觉和相互监督。
潘魏增:青春总是有很多冲动嘛,一心想要去改变世界。在饭否,我们的梦想就是让信息更公开,社会更平等,让信息流动更快。
职业规划方面,想得真的不太多。当时的想法,就是想往前端技术专家的方向努力一下,能对行业产生一些价值,个人能有一些影响力,就很知足了。
潘魏增:在饭否被关闭之后的那半年里,突然没那么忙了。坦白讲那段时间,确实有考虑过是否要换个环境,所以说,闲并不是什么好事,容易滋生各种想法(笑)。我有几个师哥和朋友知道我的事情之后,也给我介绍过几个工作,最后都被我婉拒了。在饭否呆过之后,对团队的要求突然变高了很多,开始知道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不好的。在美团的日子,工作更是超级忙,就压根没空去想过这个事情。
我很享受在公司工作的时光,喜欢现在的工作。其实,好的工作,不需要坚持。
在创业团队头两年,闷头写代码,技术每天都有进步(开心)。之后开始建团队、Coach团队,从个人贡献者到团队贡献者,公司给我机会从零开始学管理,从一张白纸开始慢慢明白一些道理(开心)。 然后团队规模越来越大,业务越来越复杂,管理能力迭代更新,我培养过很多个技术Leader(更开心)。
其实,开心的工作基本不需要谈“坚持”,它会给你持续的、正向的激励。不好的工作才需要咬牙坚持,而坚持错误,是一件机会成本很高的事情。
潘魏增:印象最深的,也是最喜欢的特质就是我们美团是一家学习型组织。公司创始人都非常善于去学习、思考和总结,并身体力行去分享、去鼓励大家这么做。
比如兴哥,我觉得他的学习面特别广。记得有一次聚会,兴哥聊天时说到各地的方言,还帮忙给大家各自的方言做归类,聊到兴致起来,还拿出一本厚厚的语言书,证明他说的都有理有据。后来还有一次,兴哥给大家送了一本关于地缘结构的书,他说不错,推荐大家看。我看完之后确实对世界格局有了新的认识,对我帮助很大。
兴哥能从学习中受益,我觉得很多人应该也是如此。学城(美团内部知识库)和互联网+大学,有大量内部学习的资料,有大牛的分享,有行业的判断,有方法论,我自己也从上面学到了不少真东西,大家可以利用一些这些资源。
潘魏增:最大的感触就是,每天都像在“打仗”。我们美团进入的领域一部分并不是最新的领域,另外一部分可能相对较新,同时有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这个机会。表面上,美团像是和其他公司在争夺,其实不然,实际上大家都在竞赛,看谁能给用户提供更大的价值,提供更好的产品。听说有些公司,专门针对美团建立了“抗美办公室”,我觉得他们的思路很奇怪,还在用“零和游戏”的思维在做事情。
前些天,王慧文也分享了自己对这方面的看法,美团就是一种“尝试”的心态在做事,我们最终是希望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。美团的价值观,第一条也是“以客户为中心”。 因为竞争是全方位的,有时候看到其他公司写的“黑稿”,里面尽是一些没有逻辑的猜测和诬陷。这个时候,我们反而更像是打了“鸡血”一样,想把我们自己的产品做的更好。
当然,这么多年,也经历了美团的很多从零到一的业务,有时候会感觉会比较煎熬,有时候也会很亢奋,就像坐过山车,有时候嗨到顶峰,有时候也会感觉跌到谷底,但尖叫总是持续不断的。在美团的生活,真的很精彩。
潘魏增:十年的收获有很多,不过我感觉都是人生体验的东西,到这个时间点,到了这个岁数,每个人总会零零散散收获一些东西,包括物质层面的,还有精神层面的。对我而言,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更了解了自己,找到一些和自己更好相处的方式。
十年前,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,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,现在大概明白自己的能力范围在哪里。
十年前,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现在尽管依然不是那么清楚,但已经相对更清晰一些,还需要迭代。
长期有耐心,我的理解就是延迟满足感。
对从事的行业来讲,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。做个不是那么恰当的比喻,每天计较得失的大部分都难成气候,十年后才有回报的生意,往往都是大买卖。
对个人而言,不要太早着急“变现”,拿得多,往往不如拿得稳,也不要把职位、职级这些虚的东西看得过重。关键看自己在其中承担什么角色,看自己的能力是否还有成长的空间。
潘魏增:十年间,我有幸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。有老板,有同事,也有人生路上的师哥、朋友等,对我影响都很大,感谢得到了他们的教诲和帮助,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坦白讲,我自己受穆荣均的影响比较深。我在公司里最早接触的人就是他,也是因为他,我被吸引加入了早期的饭否。他认为应该坚持做正确的事情,即使遇到阻力,也要不折不挠地推进。
比如,技术团队早期要提升并行开发的效率,版本管理工具要从SVN迁移到Git,这个事情虽然是我主导,但事实上是穆荣均在背后鼓励我这么做。
又比如刚开始的美团技术学院,有很多BootCamp培训、技术交流和组织上的杂事要做,同时会面临业务上的一些压力,穆荣均也是很支持我去展开这方面的工作。我相信对早期工程师文化的建设和团队组织的成长,都是有帮助的。
潘魏增:虽然十年来,前端技术层出不穷,但我理解的前端是「万变不离其宗」,它是为最终用户界面服务的,承接用户与远端数据的交互。前端的核心是数据的呈现,不管后端给什么数据,前端只负责忠实的展示。前端也可能会做服务端的开发,也可能会做平台化、工程化的工具,但它最根本的目标还是这个,不要偏离这个目标去做事情。
其次前端技术不能脱离业务而存在。前端工程师当中有部分同学很Geek,有的喜欢研究专深的技术,有的喜欢越界做点事情。这些本身也没错,但把更多精力去推动业务,获得成功是回报更高的事情。如果做技术缺乏业务视角,往往是很危险的。
潘魏增:我基本没有固定的兴趣爱好,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兴趣点。以前喜欢研究跑鞋、键盘、Hack电纸书,现在都“退烧”了。喜欢过跑步、游泳、爬山,也都“收山”了。
目前还在坚持的、时间最长的是健身,每周定期活动活动身体。我要争取比同龄人体态更好一些,头发掉得更少一些(笑)。
受家人和朋友的影响,我开始喜欢旅游。我曾经信奉李敖先生所推崇的“读两万卷书,行零里路”,但去过一些地方以后,才发现“知道”和“看见”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感受。比如在川西,路过四姑娘山时,山就那么横在我面前,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,冲击力特别大,和图片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。
还有,自从学会开车上路以后,也喜欢研究汽车知识和汽车文化。互联网是“比特在两点之间的移动”,汽车是“原子在两点间的移动”,这些概念都挺有意思的。
潘魏增:比较惭愧,我读书很慢,所以读书并不是很多。豆瓣上标记想读的书永远比读过的书多很多。
我觉得读书有两个乐趣,一个是了解自己,另外一个是探索世界。内向者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读书和独处时的思考,就我来说,读书的比重可能更大一些,所以读书还会给我带来力量。这里有几个读书心得跟大家分享:
一、读好书。好书会改变一些东西,例如思维方式、生活理念甚至对世界的认知,而烂书只会浪费时间。找好书有三个渠道,豆瓣评分很高的;大牛文章总结的好书;朋友同事推荐。其中我最认朋友们的推荐,他们一般不推荐书,一旦推荐都极其靠谱,所以可以结交一些爱读书、会读书的朋友。
二、做笔记。写笔记可以概括重点、理清思路,对于理解书中的内容有很大帮助。即便不一定会再看一次笔记,但做笔记的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加深记忆,书中道理也会通过记笔记的形式融入到潜意识当中。这跟抄佛经有点类似,不同的是,做笔记不要摘抄太多原文,那样没有意义,应该去总结、抽象,读书是为了获得思想,而非文字本身。
三、回到初心。要回到自己读书的初衷,或乐趣,或好奇,少一些目的性和功利心。读一本书,不要老想它能用来干什么,而是多思考它在表达什么。不要期望每本书读了都有用,马上就能用的书是菜谱。
最后给大家推荐几本我觉得不错的书。其中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、《邓小平时代》和《素书》是大书,有些部分晦涩难懂,但值得反复咀嚼,像好酒,越喝越香;《请理解我》和《断舍离》是小书,实操简单,效果立竿见影,也许能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改变。
潘魏增:有几个建议,也是我个人的一些成长心得,仅供大家参考吧,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。
第一个是打好基础。 毕业刚走进职场的同学,一定要打好技术基础。「勿在浮沙筑高台」,把地基打扎实,才能在上面建成高楼大厦。怎么打地基,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,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看官方手册、标准文档以及阅读源代码。
第二个是提升视野。对于有一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工程师,建议多走出去,看看公司内其他团队是怎么做,业界是怎么做的。好的技术往往是因为看得足够多。
第三个是思考本质。“老司机”可以多跳出来想想商业的本质、社会的本质,毕竟技术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“子集”。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,结构远比技术系统更加复杂。我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有这个认识,还在慢慢地摸索、学习。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吧!